神经可塑性

中风后神经可塑性:中风康复期间的功能和结构重组


出版日期
2023年3月1日
状态
关闭
提交截止日期
11月11日2022

导致编辑器

1温州第二附属医院暨育英儿童医院

2杭州师范大学,中国杭州

3.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国南京

4哥伦比亚大学,美国纽约

5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生物医学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杭州,中国杭州

这个问题现已停止提交。
更多的文章将在不久的将来发表。

中风后神经可塑性:中风康复期间的功能和结构重组

这个问题现已停止提交。
更多的文章将在不久的将来发表。

描述

中风是全世界致残的主要原因。它严重影响人类的日常活动,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尽管治疗策略有所改善,但大量中风幸存者仍伴有持续性神经功能缺损。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对脑卒中后决定功能恢复的神经可塑性有更多的了解。

先进的神经成像技术很有前途,因为它们使我们能够检测神经可塑性的变化。此外,它们还提供了中风时大脑自我修复能力的重要信息。此外,针对脑卒中患者的新型神经康复也越来越受欢迎,并在临床实践和研究中被证明是有效的。然而,这些有希望的干预措施如何影响中风后神经可塑性还没有完全了解。因此,脑卒中后神经可塑性在神经康复后的变化有待进一步探讨,这可能有助于阐明这些干预措施的神经机制,并为今后的临床应用提供指导。

本期特刊的目的是增加我们对神经康复如何影响神经可塑性的认识。本期特刊欢迎探讨使用先进方法和技术来解释神经康复机制的人类研究和动物研究。欢迎原创研究和评论文章讨论艺术的状态。

潜在的主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 物理治疗后脑卒中后神经可塑性
  • 脑卒中后电或磁刺激后的神经可塑性
  • 机器人辅助训练后脑卒中神经可塑性
  • 中医治疗脑卒中后神经可塑性
  • 利用神经成像技术(如磁共振成像、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脑电图和其他相关方法)研究中风后大脑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 人类/动物中风后神经可塑性的先进机制
  • 脑肠轴、脑心轴、细胞外基质(例如,抑制性蛋白聚糖及其与软骨素酶的相互作用)在脑卒中后神经可塑性中的作用
  • 机器学习技术有助于建立基于中风后神经可塑性的预测模型
神经可塑性
期刊指标
查看完整报告
录取率 22%
提交最终决定 125天
接受出版 23天
CiteScore 5.100
期刊引用指标 0.550
影响因子 3.144
提交

年度文章奖:由我们的主编选出的2021年杰出研究贡献。阅读获奖文章

Baidu
map